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香港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全球金融中心,到其港交所上市,流程相对简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赴港上市已是一片坦途,不少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后往往会遭遇“水土不服”,这更考验企业的“硬功夫”。
首先是监管制度差异。香港与内地的监管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香港的监管体系遵循国际惯例,对企业的合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财务审计方面,香港要求企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这与内地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其次是文化差异。香港的官方语言包括中文,但粤语和繁体中文的使用习惯以及一些金融术语的翻译差异可能会给内地企业带来沟通障碍。内地企业需要在人员配置上匹配需求,招聘一些熟知香港文化和市场环境的人士进行沟通。
再次是流动性和估值难题。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内地有所不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这导致部分中小市值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交易活跃度不高,估值较低。对于企业而言,较低的流动性意味着股票买卖可能不够顺畅,价格形成机制不够有效,估值低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再融资能力。在注重硬科技、创新能力的当下,本身没有一点“硬功夫”的企业,在香港市场很难获得国际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最后是成本难题。不少已上市的港股公司坦言,港股上市后的相关维持费用其实并不低,尤其是律师、会计师等费用相对较高,对港股上市公司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尽管香港市场为内地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赴港上市过程中的监管制度差异、文化差异、费用问题以及流动性、估值挑战等都不容忽视。企业一旦应对不当,其在港上市地位不仅无法助力企业发展,甚至可能成为“负担”,须知每年香港上市公司申请主动退市的案例并不少见。
因此,内地企业在决定赴港上市前,需要充分评估自身的实力和适应能力,全方位储备“硬功夫”,权衡利弊之下制定合理的上市策略,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确保上市之路顺利前行,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