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首发经济高地 为什么是成都?

04-11 每日经济新闻
语音播报预计14分钟

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提及,北京将优化相关政策措施,拟首演首发剧目不少于100部;

3月,上海海关对企业用于品牌首发首秀首展等的进口化妆品,试行分类检验快速通关模式;

4月11日,由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首发季”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现场发布《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力争到2027年底,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

从打卡第一家店、欣赏第一场秀,到入手首发新品,今年以来,首发经济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提振消费的新引擎。尤其是头部城市,正以“首”促新,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激发消费潜力。

RET睿意德董事、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长期跟踪首店等首发经济,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首店数量来看,成都稳居全国“首店第三城”位置,展现出超过城市能级的首发经济活力。

成都为什么能打造全国首发经济高地?又如何进一步向全球释放影响力?周长青等专家解读了背后逻辑。

首发经济高地 为什么是成都?

首发经济 北上蓉构成第一梯队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

由于自带创新属性,首发经济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发经济发轫于首店经济,聚焦于品牌首店的开设。首店经济,也是目前观察城市首发经济发展最直观的方式之一。翻开首店经济“全国地图”,中商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引进首店最多的城市,分别是上海(1269家)、北京(960家)和成都(820家)。

“上海、北京、成都,显然处于全国首发经济的第一梯队。”周长青表示,城市首发经济的成熟度,体现了城市消费品类丰富度、新消费场景接纳度,以及消费能级。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首发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发经济,不仅是流量密码,更是消费升级的抓手,能显著带动城市主要商圈的商贸消费增长。

以成都为例,今年春节假期,春熙路商圈首店客流量同比增长40%,销售额占商圈总消费的35%以上。

一地发展首发经济,往往也有利于入驻企业的成长。比如霸王茶姬,2020年在春熙路开设成都首店后,用几年时间从区域性茶饮品牌迅速成长为全国性茶饮龙头之一。

在消费数据、企业发展等显性表征外,首发经济也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郑涛举例,“比如电影《哪吒1》《哪吒2》爆火后,国漫产业成为了成都在火锅、大熊猫外新的城市名片。”

首发的另外一面,意味着有失败的可能性。而一个城市首发经济发展得好,背后是其极强的创新能力、资金实力,和产品研发的专业度。

首发经济高地 为什么是成都?

“首发成都”,因何而“首”? 成都何以成为全国首发经济“高地”?

往前追溯,从汉代“锦官城”到唐宋“扬一益二”的商贸盛景,蜀地自古包容与创造着多元的消费文化。“慢生活”与“快时尚”兼容并蓄的消费文化基因,天然有利于消费发展。

如今,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有2100万常住人口提供的消费底气,更是年轻人的“活力老家”。2024年初,去哪儿平台出行旅客年龄层段筛选数据显示,热门目的地TOP10城市中,“00后最爱去的城市”,成都位列第一。从消费人口结构看,成都聚集了年轻化、高消费力的群体。

从区位来看,成都依托中欧班列、双国际机场融入全球供应链,拥有辐射西部、链接全球消费市场的区位优势。

周长青表示,首发经济,不仅在“首”,更在于“新”。成都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有钱有闲的城市特质、年轻的人口结构、区位条件上的优势,共同构成了其消费创新的实力和信心,也为首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土壤。

郑涛则认为,首发经济从创新到产品业态的转化,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来托举,这要求城市有相当规模的商业集聚、成熟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郑涛看来,成都,正是如此。成都的商业和消费经济体量,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并形成了春熙路、太古里、IFS等一批成熟的国际化人气商圈。成都的商圈成熟度、企业入驻度和品牌成长度,很难被其他西部城市挑战,为发展首发经济提供了市场基础。

在政策层面,成都也动得很快。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此后不久,2025年初,锦江区作为成都核心商业区,率先挂牌成立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目的是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平台资源,打造首发经济国际示范区。

现今,成都市级层面也发布推动首发经济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引领成都建设“潮流文化策源地、时尚生活引领地、前沿科技孵化地、智能制造领航地”。

可以说,成都正在形成首发经济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

首发经济高地 为什么是成都?

从“全国首发”到“全球风向标” 首发经济对成都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度绑定。

日前,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办好精品首发季活动,支持相关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首发活动品牌,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引领力等。

跻身“万亿消费城市”后的成都,始终把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视为重要任务。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力提振有潜能的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周长青认为,成都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未来必然会与更多的国际城市竞争,这也将给成都的首店、首展、首秀等首发经济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不能只讲大熊猫的故事,需要大量创新,提供足够多的内容,打造新的商业消费名片。”周长青进一步表示,相比全球潮流风向标城市,成都还需要打造城市级消费IP,提炼出城市消费的新“人设”。

比如说,此前,成都本土电影《哪吒1》《哪吒2》出圈,生动诠释了成都首发经济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接下来成都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其中的文化元素深化成城市文化的新IP。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在设法打造首发经济的内容支撑和产业生态圈。Fa@成都-“我要首发”服务码上线暨“2025成都首发季”启动仪式上,《行动方案》发布,其中提到,力争到2027年底,成都全市落地各类首店累计达6500家,高能级首秀首展等首发活动超1000场,打造首发经济地标载体100个,培育新消费品牌500个。

郑涛格外关注,政策助力下,成都如何持续孵化出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实体企业。郑涛建议,成都首发经济要与友邻城市错位发展,挖掘自身的独特属性。“相比于依托成熟商圈、更加强调地理标识性的传统首店经济,今后首发经济将越来越强调与展会经济的紧密结合。而展会恰恰是成都的优势领域,今后可以着重挖掘。”

首发经济高地 为什么是成都?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