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肖建 摄(资料图)
“2024年,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可从捕捞地端上成都餐桌;
2025年,要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打造三文鱼、榴莲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
1月20日上午,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两万余字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24的同时,也给2025划下重点。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报告两度“点名”三文鱼,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一条小小的三文鱼,对不沿边、不靠海的四川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注意到,此前一天,成都海关公布数据,2024年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10457.2亿元,同比增长9.4%,重返“外贸万亿俱乐部”。这里面,进口表现尤为突出——
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二,增量创历史最高,对全国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8.5%,列全国第三。
从产品看,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31.7%,增速和净增额为全国第二,其中鲜榴莲、鲜樱桃、冰鲜三文鱼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45.8%、69%、507.5%。
“包括冰鲜三文鱼在内,四川消费品进口规模目前还比较小,但它是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优势,推动更多优质特色单品从成都进口、向全国集散。
眼下,三文鱼正化身“大鲶鱼”,推动四川加速构筑“向西开放”新优势,助力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
01 进口量第二:三文鱼从成都“游”向全国
“没想到我们现在是鱼子酱出口‘大户’,三文鱼进口量也是数一数二的。”20日上午10点20分,人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刚结束,一位四川省人大代表聊到了会场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细节”。
原来,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两次点到“三文鱼”,并进一步明确打造这一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的任务。
不少代表委员感叹,四川外贸重回“万亿俱乐部”背后,需要如此多具象化的产品和精细化的改革做支撑,而全方位推进四川开放发展,势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文鱼”恰恰是可以“搅动”全局的突破口。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冰鲜三文鱼进口额为11.9亿元,增长5.1倍,进口增势强劲。
从来源地看,主要是智利、丹麦(法罗群岛)、挪威,合计占90%,进口额(增速)分别为3.5亿元(141.5%)、3.4亿元(无)、3.2亿元(689.6%),占自该国进口商品比重分别为10.9%、91.8%、61%。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5年,法罗群岛就成了中国冰鲜三文鱼的第一大来源地。作为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法罗群岛位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间,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渔业和外贸对地方经济至关重要。
去年3月,首批由法罗群岛直航运往中国市场的法罗皇冠三文鱼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奏响了三文鱼从成都“游”向全国的全新序曲。
来自南美洲的三文鱼在成都进行加工后进入全国餐桌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据城市进化论了解,2024年,成都口岸三文鱼进口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而这些进口三文鱼,约90%通过机场转机或汽车货运方式,分拨到北上广渝等地,本地销售仅占10%。
一边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一边持续强化集散功能。这也意味着,在“三文鱼”这条全球贸易链上,四川已从曾经的终端末梢走到了“贯通中外”的关键位置。
02 成本节约3%:“利润空间大幅增加”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四川是如何推进外贸稳中求进的?企业的体感,最有说服力。
“我们以前进口三文鱼,只能通过客机腹舱带货的方式,数量少、价格高,各种环节比多。”做了十多年外贸生意,成都米佳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强明显感受到了现在的“变化”——不仅是航空运力,更有通关效率。
按照他的说法,北欧三文鱼“乘坐”全货运包机,从成都口岸进口,相较其他口岸可以节省约3%的运输成本,而三文鱼进口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3%,“相当于利润空间大幅增加,拉动更多的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成都”。
我们了解到,周强所说的全货运包机,指的是四川省商投集团(后称“四川商投”)开通运营的“成都—布鲁塞尔”全货机航线。自2022年9月首航以来,这趟全货机航线已飞出1100余架次航班,其中2024年共有578架次。
“成都—布鲁塞尔”全货机航线首航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商投不仅为其他企业(80%为外地客户)提供跨境运输服务,去年也正式进军三文鱼进口业务,截至目前进口量约达6100吨,占同期成都口岸进口三文鱼总量的49%,成为四川打造这一特色单品的“集散中心”的主力。
对于“为什么要瞄准三文鱼”这个问题,企业的回答很一致——有市场、有商机。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三文鱼消费量将达到21万吨,较2024年约有10万吨的增长空间。
一位企业负责人还提到,和过去消费者主要在大型商超购买三文鱼不同,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喜欢网购,三文鱼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并且中西部地区消费力的提升,优质进口三文鱼仍有比较乐观的增长空间。
据悉,在扩进口专项支持政策的加持下,四川消费品进口主体迎来一个增长“小高峰”,2024年新增实绩企业超300家,其中三文鱼进口企业17家,同比新增7家。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抢抓市场增量,力争2025年三文鱼进口数量达到3万吨、进口额增量超10亿元。
03 最大增量:创新释放枢纽动能
过去,进口曾是四川外贸的“最大短板”,如今正转变为“最大增量”,2024年规模突破4000亿元,助力进出口总额重返“万亿”。
事实上,当通道优势得到释放、枢纽功能得以彰显,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自然水到渠成。
以冰鲜三文鱼为例,基于成都海关开通的“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企业可以“7×24小时”预约通关,即到即查、即查即放;
同时,成都航空口岸“两场一体”全面实施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模式,从航班落地到提离货物一般在2到3小时。
这就解释了法罗三文鱼从捕捞到摆上成都人的餐桌,为什么最快可以只要48小时——压缩这条贸易链条上任何可以压缩的时间,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损耗、保证口感和价格。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到,过去一年,四川大力提升成都口岸通关能力,建立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进口货物出关时间缩短至1.5小时以内。今年将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打造三文鱼、榴莲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货站 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注意到,“站在”亚欧大陆的几何中心,四川近年来加速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一组被广为传播的数据是,2024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完成运输航班58.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873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2.8万吨,分别较2023年增长9.9%、16.6%、33.0%。三大生产指标均创下新高,成为内陆开放的生动注脚。
而两个月前,四川时隔12年召开高规格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强调必须用好全面开放的区位优势、战略腹地的政策优势、完备可控的产业优势、规模庞大的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四川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就在于充分发挥成都离欧洲近的区位优势,支持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打造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
一种可以预见的效果是,通过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和集聚更多企业,进而用市场主体的力量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目前,成都机场已有34条国际(地区)全货机航线,是中国内地第5个、中西部第1个年航空货运量达百万吨级的城市,“集散功能”站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在“三文鱼”探路的基础上,四川有了复制更多单品、形成更大增量的底气。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拓展延伸三文鱼进口集散产业链、持续提升航空物流功能的同时,加快打造榴莲、美妆、医药等特色单品口岸,推动更多优质消费品进口,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