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下载APP

福建泉州鲤城法院:为民解忧暖人心

2024-01-18 中国经济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5s看全文可视化要点 听新闻

“杨法官,我今天来兑现承诺,送您一杯温暖的奶茶,还有一面锦旗,表达一下我的谢意”。近日,当事人黄某(化名)一手拿着奶茶,一手拿着锦旗,一同送到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法院家事庭法官杨芳手中。

这一幕的原由,要从2023年底杨芳审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说起。原告男方王某(化姓)和被告女方黄某(化姓)是一对结婚近二十年的夫妻,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小明(化名)已成年,小儿子小新(化名)在读小学。婚后两人兢兢业业,打拼多年,在泉州购置了一套小产权房,还在四川老家建起了一栋房子。

然而,生活的琐碎磨灭了这对夫妻的感情,2023年11月底,王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鲤城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判决二人离婚,并要求抚养小儿子小新。

受理该案后,杨芳首先通过电话了解黄某的意见,后者表示同意离婚,但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套位于泉州的小产权房,首付30万元,贷款30万元;一套位于四川的自建房,价值不详;一套位于四川的商品房,烂尾状态,价值不详;一辆汽车,首付5万,贷款10万。同时,黄某也提出要小儿子的抚养权。

随着案件的持续调解,王某和黄某均同意由小儿子自行决定归谁抚养,但在财产分割方面,双方的分歧仍巨大:黄某要求王某补偿30万元,其余财产不再要求;王某则表示仅能补偿10万元。王某称自己每月工资不多,既需要养育老人、小孩,还要偿还房贷、车贷,没有能力拿出30万元。黄某则表示,自己在婚后的买房、买车、农村老家建房等事情中都出钱出力,其仅要求补偿30万元,已远远少于其应分得的财产。

在向王某、黄某释明“小产权房、自建房及烂尾房判决不好评估,不宜分割,后续可能还会产生新的诉讼”等不利情形的情况下,二人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于是,法官决定先解决抚养权归属问题,为此需要找小新做询问笔录。考虑到小新白天要上课,为不影响其正常学习,杨芳通知王某,可在晚上7点半再带小新来法院。

当晚,小新向杨芳法官表示,自己更愿意跟随爸爸王某生活,但也希望父母亲能和平相处,最好不要离婚,即使离婚了也还是一家人。

看到仅有9岁却如此懂事的小新,杨芳暗暗下定决心,“再多做一些工作,处理好双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工作,既可以避免当事人的诉累,也可以让这个即将解体的家庭早日回归平静。”

趁热打铁,杨芳把小新的话语转述给王某、黄某,并推心置腹地征询二人的意见。经过几天思考,王某先松口了,“杨法官,我愿意补偿黄某二十万元,但是因为有困难,希望能分五年付清。另外,你加班帮我们处理家事,我很感动,谢谢你。”看到王某作出让步,黄某也不再坚持,同意了王某的调解方案。

最终,在杨芳的主持下,王某与黄某就婚姻关系的解除及小新的抚养问题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就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签订了庭外和解协议,一揽子解决了财产纠纷。至此,这起历经数次开庭、电话调解十几次的离婚案件成功案结事了。

考虑到王某和黄某白天都要上班,杨芳通知二人下班后再来签署协议。协议签完后,黄某对杨芳说:“这么冷的天气,杨法官您还加班帮我们调解,我一定要请您一杯冬天的奶茶。”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根据纪律要求,杨芳在婉拒无果后,支付了奶茶钱。

当事人一句感谢的话语,一杯甜甜的奶茶,一面赞扬的锦旗,就是家事法官最好的新年礼物,也是家事法官最大的幸福。(陈雅萍)

(责任编辑:周文凯)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