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红海航运危机对外贸产业的启示

01-08 证券时报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此次由武装事件导致的红海航运危机,表面上看与3年疫情以及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一样,都是物流阻滞导致运费上涨、航运资源供需矛盾,但两者却发生在不同的贸易环境中,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底层逻辑。

具体来看,3年疫情期间,由于中国实行了较强的防疫措施,国内基本还能够正常开工生产,且那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所以,即便全球物流不畅、重要要塞被堵住了,运费、物价随之上涨,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海外市场,依然很需要中国的产能,那时候是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

但如今疫情已经结束,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各国全面复工复产,供给全面恢复,但与此同时,市场却面临需求疲软、预期转弱,全球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上中美博弈等综合因素,国内产业链出现一定程度的向外转移。也就是说,选择增多、需求变少,再遇到这种因物流受阻而导致各种价格攀升的情况,买家可以选择暂缓采购计划、调整采购结构和数量,抑或是选择更有性价比和竞争力的卖家。

因此,说到底还是商品决定购买力。记者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提到,目前走海运通往欧洲的国内商品,许多都是生活日用品、服装鞋帽、电子器械、塑料制品、家居建材、化工产品等,这类商品大多附加值不高、利润较薄,如果改道绕行或换成铁路和航空运输,都会不同程度提高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甚至亏损。对于这类商品来说,红海危机,或者以后每一次航运安全事件,都会让其陷入被动局面。

对于此次红海危机,短期内企业需要思考对策,但长期真正考验的是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如何从容应对每一个不可抗力的变量?或许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升级,即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发展对价格和成本没那么敏感的高端制造业。

红海航线之所以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海运贸易路线,根本原因是路程短、成本低。对于路程短,除了生鲜农产品(000061)和一些有时效性要求的商品之外,其他商品对时间的要求并没那么高,因此可以改走航程稍长一点的道路。对于成本低,恰恰让不少商船陷入两难,想快却不想贵,红海航线正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什么产品对价格没那么敏感?汽车、新能源产品、高端电子消费品、半导体、高端工业设备等。据记者了解,除了汽车之外,其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都有部分会选择铁路和航空运输,而像汽车这类大件商品且附加值算高的,即便在海上绕行远一点,也能耗得起时间和运费。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在中国整体外贸形势承压的大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呈现逆势上扬、一枝独秀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这是中国近年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结下的硕果。

“新三样”作为外贸出口的新驱动力,为外贸商家指明了新的市场方向。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中国“智造”,凭借长期以来制造能力的积累、产业链的强大优势,外贸业应把握数字化转型浪潮、绿色低碳转型机遇,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应对每一次全球贸易中的不确定性,获得在全球贸易中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以新面貌彰显我国产业的韧性。

(责任编辑:刘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