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走过三十七载 深受群众喜爱 江夏何以“百花”香

2023-11-30 楚天都市报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走过三十七载 深受群众喜爱 江夏何以“百花”香

表演现场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才磊

走过三十七载 深受群众喜爱 江夏何以“百花”香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徐竞翔 周蕊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才磊

跃动时代脉搏,共享美好生活。11月3日,武汉市江夏区第二十四届业余文艺创作节目“百花奖”大赛,在江夏区谭鑫培戏楼前圆满落下帷幕。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江夏区“百花奖”大赛自1986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4届,本届“百花奖”赛程从10月中旬开始,通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共有97个文艺节目进入决赛。

此次比赛全面展示了江夏区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成就。如街舞齐舞《By crew》展示江夏学子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情景剧《诗行江夏》熔铸古今,演绎李白与江夏的不解之缘,赓续千年文脉;小品《沉浸式暗访》展现政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本色风采;女声独唱《山坡之恋》讴歌了江夏山坡的人文景色和美好生活;舞台剧《桂子山传说》深挖在地文化,弘扬桂子山儿女的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振兴;快板《学习党的二十大》用朗朗上口、深入浅出的语言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舞台剧《渔童》以小见大,彰显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音乐剧《健康归来》聚焦江夏区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

江夏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百花奖”大赛是江夏区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之一,与以往相比,本届活动亮点纷呈,有五大特点:

一是参与度高。今年参与群众更加年轻化,编排主题更加有深度,表演水平更加专业,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达到历届之最,大赛自今年6月份报名启动以来,得到各单位、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共有近400个节目,300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其中,驻区高校初次报名节目就高达近200个。

二是规模盛大。大赛赛程自10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上旬,按大赛不同系统,共设置十余场初赛,9场专场复赛。按照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四大类别设置了5场决赛。“百花奖”还与武汉市“百姓明星”“黄鹤群星奖”品牌文化活动打通联动,让优秀节目、优秀文艺人才走向更高更大舞台。

三是成果丰硕。本届参赛作品原创作品占比高达67%,且主题鲜明,围绕时代脉搏、古郡文化、美好生活、行业特色等,通过文艺的形式,讲好江夏故事,展现江夏“五个江夏”的创新活力和昂扬风采。

四是大咖云集。本届“百花奖”特邀国家一级舞蹈编导姚晓明、全国群星奖专家唐静平、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陆鸣、国家一级编剧雷子明、国家一级演员周锦堂、武汉邮政艺术团艺术总监龚焰等全国知名专家担任评委。活动期间,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邢君成、武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胡怀存等省市行业领导在现场观看指导,极大地提升了“百花奖”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五是影响力广。此次赛事赛程持续时间长,受关注程度极高,每场赛事人气爆棚,到场的观众、啦啦队掌声雷动,获得群众、媒体等社会面较高关注。从复赛起,百花奖的比赛地点就设在谭鑫培戏楼门前广场,极大程度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向社会展示了各个系统崭新精神面貌。自复赛开始,谭鑫培戏楼广场每场观众1200人以上,现场观众累计4万余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该负责人介绍,江夏文化部门将继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开展更多文化味浓、烟火气足、参与感佳的文化活动,为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古武汉源头、新武汉缩影”成为江夏文化的鲜明标识。

(责任编辑:董萍萍)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