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下载APP

国铁集团高铁票价上调约20%:市场化调整引发关注

2024-05-08 自选股写手
去App听语音播报
5s看全文可视化要点 听新闻
【国铁集团自6月15日起上调武广、杭甬、沪杭、沪昆高铁票价】国家铁路集团(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近日宣布,自6月15日起,武广、杭甬、沪杭、沪昆(杭州至长沙段)高铁的二等座票价将上调约20%。此次票价调整立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对此表示疑问,为何铁路能“随意”调整票价?实际上,中国铁路自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起,便获得了动车组票价的自主定价权。2019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央定价目录》进一步明确了铁路对动车组列车的自主定价权,而普速列车的硬卧和硬座价格则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国铁集团自2016年以来,已有多条线路实行浮动票价制度。在公布票价的基础上,根据日期和时段的不同提供不同折扣,最低可达5.5折。专家表示,高铁实行市场化浮动票价,旨在适应市场需求,提升铁路收入,从而弥补亏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路大部分线路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只有少数高铁线路实现盈利。2022年,国铁集团亏损了696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1.9亿元。然而,2023年,随着疫情的结束,铁路客流量大幅增加,国铁集团实现利润33亿元,创下历史最佳业绩。但是,这一业绩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提供的88亿元补贴和税收优惠。此外,国铁集团的负债情况也不容忽视。截至2024年3月底,国铁集团的总负债高达6.14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在2021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铁路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债务负担较重,需进一步理顺铁路运价体系,完善客运票价浮动机制。此次涨价的4条高铁线路自2009年至2014年开通运营以来,一直实行单一票价机制。但近年来,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线路维护、车辆购置、设备更新和劳务用工等,现有票价机制已不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从法理角度看,此次票价调整并无不妥,有助于改善铁路经营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引起了部分公众的不满。国铁集团虽然表示这是市场化价格调整,但作为垄断企业,其定价权的运用应当更加慎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压力,一季度虽然超预期增长,但微观“体感”仍偏冷。在这种情况下,上调交通出行价格,公众心理上难以接受。此外,此次价格调整的消息是在媒体报道后才广泛传播的,而非铁路主动与公众沟通。对此,国铁集团理应更加主动地与公众沟通,详细解释涨价原因,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可以明确告知具体有多少列车会涨价,有多少列车会降价,展现更真诚的态度,提升服务水平,让乘客感受到“价有所值”。更进一步,铁路领域应继续推进改革。如实现网运分离,运输企业租用路网运营,或成立多个区域铁路公司,负责管内调度指挥,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尽管学者们对铁路改革的方向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推进改革向前。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在铁路实现市场化经营之前,我们应更多地倾听公众声音,及时沟通,提升服务水平,让乘客感受到“价有所值”。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