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资管行业复苏之风持续加强。
2024年,保险资管行业整体的营收与净利润表现延续了2023年的增长趋势,且增速较去年扩大。据『慧保天下』统计,2024年3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实现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14.41%;合计实现净利润183.52亿元,同比增长18.07%。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下,当前的保险资管行业日渐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方面,头部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和股东优势持续巩固行业地位;另一方面,中小机构在夹缝中努力追求多元化资金与多元化业务,正在成为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共识。
保险资管行业持续复苏,21家机构营收、净利润同时正增长,国寿投资营收超平安资产
自2023年保险资管行业整体走出疫情困境,扭转下降趋势,实现营收、盈利双增长之后,行业发展势头便愈发强劲起来。加速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保险资管业管理资产规模扩张以及权益市场回暖所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
具体来看,34家保险资管公司中,合计25家营收实现正增长,9家负增长,正增长占比73.53%;合计22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2家负增长,正增长占比64.71%。对比去年,21家公司同时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正增长,数量上升。
净利润方面,长江养老、合众资产、阳光资产、中意资管、英大资产、建信保险资管、交银保险资管、国寿投资、安联资管9家公司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而中再资产、生命资产、光大永明资产、长城财富资产、人保资本、太平资产则由正转负。
目前,34家保险资管公司中只有太平资本处于连续亏损状态,且亏损同比扩大54.1%。而中英益利资产则成为营收、利润下降最快的机构,同比增速分别为-39.28%、-81.85%。
平安资产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的情况,且营收罕见跌出前三,被国寿投资超越。2024年,平安资产实现营收40.45亿元,同比下降5.39%;实现净利润24.51亿元,同比下降9.36%。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平安资产未在年报中有过多提及。从财报中看,平安资产2024年公允价值损益波动较大,出现2.2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09.61%。
由于投资失利,大家资产业绩表现也不甚理想,延续了2023年的颓势。数据显示,大家资产2024年实现营收5.28亿元,同比下降2.52%;实现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降21.08%。在国际知名机构IPE发布的《2024全球资管500强》榜单中,大家资产位次大降21名,由166名降至187名,是当年降幅最大的保险资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脱胎于保险业的保险资管业,也带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规模烙印,从营收排行看,行业首尾分化明显。
四大头部机构营收占比过半。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国寿投资、平安资产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212.64亿元,占据行业总营收51.11%;合计实现净利润106.99亿元,占据行业整体净利润58.3%。
作为对比,营收后十名公司合计营收、净利润占比分别仅有行业总额的4.59%与2.23%。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以外,ROE指标也是衡量保险资管机构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能力的重要体现。2024年,34家保险资管机构的平均ROE为16.61%,17家公司位于平均水平以上,除太平资本ROE为-6.62%以外,其余机构ROE均为正值。
具体来看,2024年民生通惠资产ROE最高,为69.22%,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机构中,不乏有永诚资产、国华兴益、合众资产等中小型保险资管机构。
从零和博弈向差异化共生转型,保险资管行业降低内生依赖,向外寻求多元资金与业务
头部机构股东实力雄厚,可以 “拼爹”,但对于规模更小的资管机构,市场化能力才是生存根基。把目光投向业外,寻求第三方资金、发力第三方业务,加速产品化和市场化建设既是当前中小保险资管机构的重要转型路径,也是当前保险资管行业内的普遍共识。
保险资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业内保险资金、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和养老金。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3年末,34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合计达到30.11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占比为67.63%,同比大幅下降12.76个百分点;业外资金占比32.37%,同比大幅上升12.76个百分点。业外资金中,银行资金和养老金分别占比14.92%和7.9%,规模增速分别为77.37%和67.19%,增速显著高于系统内外保险资金。
『慧保天下』统计了保险资管公司披露的资产管理费收入,除太保资产、中英益利资产、英大资产、百年保险资管外,30家保险资管机构2024年的资管费营收占比平均值为80.95%,在继续降低。
2024年有6家保险资管机构资管费营收占比高于90%,较2023年减少4家,其中新华资产由100%大幅降至82.56%;资管费在80%-90%区间内的保险资管机构则由10家扩充至15家;资管费营收占比最低的机构仍然为另类保险资管国寿投资,由41.43%降至31.41%。
保险资管机构对于第三方资金和业务的追求,反映出保险资管行业发展思路的进化升级,一个健康的保险资管行业,应当是开放的、多元的。在行业资源集中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保险资管行业亟待从“强者恒强”的零和博弈向大中小规模机构“差异化共生”新生态转型。对于中小机构来说,应该放弃“对标巨头”的执念,从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入手,寻找“小而美”的经营路径,寻求错位竞争;对于头部机构来说,在多类型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的大资管时代,更需要警惕“大而不倒”的幻觉,通过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巩固优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