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蛇年春节期间,我们头顶的“低空”也忙碌起来。
每逢元旦、小年夜、春节等节点,无人机表演秀都会吸引广大市民观赏,今年杭州多个无人机团队也在春节迎来“接单”热潮,“一机难求”“有时需要互相借机才能完成表演”,相关无人机团队表示。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也成为了夜空中的“顶流”。
与此同时,买年货、送年货,物流业也在春节前夕迎来小高潮。为了解决人手不足、偏远地区运送困难等问题,低空物流正在腾飞。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约为500亿-600亿元,同比增长37%。而《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预测2025年达到1200-1500亿元。
去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多地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热度不断。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其中低空物流被认为是有望率先快速落地的场景,当前许多行业企业也在按照“先载货、后载人”的研发路线进行布局。
“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先行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航空器应用需经过严苛的适航认证,而载物航空器的适航认证要求相比载人航空器会低一些,企业在时间、资金等成本投入上也更少。”业内专家表示。
不过,当前低空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空域使用受限、相关法规不健全等发展障碍,也催生了风险保障的新需求。
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财险主动谋划、靠前布局,持续加大政策及产业链研究,聚焦“低空经济+物流、低空经济+消防、低空经济+巡检监测、低空经济+载人交通”等重点领域,对接头部企业开展风险需求调研,积极推进战略合作,截至2024年11月底,阳光财险累计为浙江、重庆、上海、湖北、海南、广西等20地无人机项目提供3.8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68万元。
新兴且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正日益融入到寻常百姓家,无人机正在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与更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或许,在一次次的创新变革背后是多种力量的守护与保障,保险业正在行动,其他行业亦如此。
(责任编辑:曹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