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准确界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至关重要,它不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还可能在离婚、继承等法律事务中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界定及相关要点的介绍。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里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从结婚登记开始到婚姻关系结束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类型: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奖金以及从事劳务活动取得的报酬,都属于共同财产。例如,丈夫每月的工资收入,妻子兼职获得的劳务报酬等。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以及投资股票、基金、房产等所取得的收益,都归夫妻共同所有。比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店铺,其盈利就属于共同财产;一方用夫妻共同财产投资股票获得的股息红利,同样也是共同财产。
知识产权的收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因知识产权获得的经济利益,如专利转让费、著作权使用费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在婚姻期间,夫妻一方通过继承或接受赠与获得的财产,通常也属于共同财产。但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则不属于共同财产。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不同财产类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财产类型 | 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是 |
生产、经营、投资收益 | 是 |
知识产权收益 | 是 |
继承或受赠财产(无特别约定) | 是 |
继承或受赠财产(明确只归一方) | 否 |
在界定夫妻共同财产时,还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要区分财产取得的时间,只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属于共同财产。其次,对于一些特殊财产,如婚前购买但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其增值部分和共同还贷部分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另外,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有书面约定,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就会按照约定来确定财产归属。
准确界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财产取得时间、财产来源等多方面因素。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责任编辑:贺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