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末公募基金 2024 年年报密集披露,中欧基金表现亮眼】一季度末,公募基金 2024 年年报纷纷呈现。海通证券数据表明,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在主动权益领域,中欧基金于近十年 13 家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绝对收益榜中位居第二。对于当前市场,中欧基金的投资老将们纷纷发表见解。比如王培在年报中称,从全社会观察,整个 A 股的相关资产仍是资产类别中的最优选择。与之前不同,历经 2024 年下半年政策导向变化,预期开始修复,投资者心态转变,股票波动率下降,市场开始探寻一些主线机会,而非一味采取防御思路。周蔚文是中欧基金的权益老将,从业年限超 25 年,基金管理年限约 18 年。复盘 2024 年,周蔚文基于对未来一两年产业趋势向好的预期,年初布局多个行业,包括养殖、化工、船舶、电子、通讯、有色和工程机械等。更早布局旅游、航空、海运等预期景气度将继续好转的行业,以及部分具有长期价值的大消费类和电池新能源个股。同时,增加化工、机械等行业的配置。在他看来,这些行业景气度趋势处于低位区间,未来两三年有望持续好转,且头部优质企业具备长期价值。下半年,周蔚文继续增加在人形机器人、电子、通讯、游戏等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业的配置。同时,为规避美国新政府加征关税的风险,降低出口产业的投资比例。周蔚文在中欧新蓝筹的年报中表示,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可以基于产业趋势、中长期价值低估,或者两者的结合,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投资情形。王培在具体配置层面,2024 年提高了智能驾驶、AI 应用的配置比例,同时,持股集中度显著提升。随着时间推移,组合也逐步将持仓重心转移到一些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同时为了兼顾组合的变化,他对中长期具备竞争优势的低估值公司也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王培在中欧行业成长的年报中写道,2024 年底的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年初有所修复,不过整体估值水平依然处于过去十年的低位。同时他认为,随着政策转向和各种补贴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2025 年国内会逐步呈现出抬升的趋势,而投资者信心也会逐步修复。中美之间的博弈基本定调,而随着国内 AI 能力的显著提升,A 和 H 股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显著增强,估值体系修复可预期。另外王培还指出,经过 3 到 4 年的环境变化,大多数企业也都经历了一轮调整,包括业务结构、组织关系和人员安排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未来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做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王健作为执掌长跑耐力基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超 21 年,基金管理年限超 13 年,尤为擅长基本面研究。回顾 2024 年,王健基于盈利向下预期调整角度,减持了信息服务等个股;基于行业处在边际恢复以及估值处在低位角度,增持了医药等个股,侧重 AI 技术革命对各行业带来的变革。在王健看来,国内过去的二十年是房地产市场驱动,城镇化大发展的二十年。此外,王健还指出本轮政策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内需消费的重视。结合公司盈利预期以及市场估值等方面,王健认为未来投资方向主要关注点在于消费、国产替代和 AI 相关。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 2024/12/31。主动权益排名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2024/12/31。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规模 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