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4月17日24时开启。记者注意到,由于国际油价在近期出现断崖式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或出现年内最大的下调幅度。
据卓创资讯监测,本周期(4月2日24时至4月17日24时)内,国际油价整体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其中,前期原油市场出现了近三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由正转负并在负值内不断加深。预计4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或下调,此次下调幅度或为年内最大。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褚英斌表示,当天国内汽柴油下调幅度约为470元/吨。若本次价格下调落地,以70升的汽车油箱来计算,私家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23元左右。
展望后市,隆众资讯认为,美国关税新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地缘局势的不稳定性仍在延续,多空博弈迹象再度增强,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油价或出现年内最大下调幅度
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历了七轮调整,分别为“三涨三跌一搁浅”。多家机构预计,4月17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出现年内最大的下调幅度。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毕明欣表示,本轮计价周期内,利空消息占据市场主导位置,国际油价走势震荡下行。具体来看,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投资者担心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企业价格上涨,从而使美国经济活动放缓,最终损害石油需求。
此外,4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决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这一增产量远高于市场预期。此次增产包含原定于5月增加的产量以及额外两个月的增产量。同时,“欧佩克+”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稳定。
“欧佩克+”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此后减产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3月底。
“后期,尽管美国暂缓实施对部分贸易伙伴的关税,支撑油价有所反弹,但市场对贸易冲突的担忧限制了油价涨幅。”毕明欣表示。
据隆众资讯统计,本轮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测算下调幅度不断扩大。截至4月15日,周期内参考原油均价为64.91美元/桶,较上一周期下跌9.91%。预计调价窗口开启时,对应成品油下调幅度约为470元/吨,本轮下调已成定局。以70升的汽车油箱来计算,私家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23元左右。
多个机构下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期数据
近期,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强化了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导致投资者对原油需求预期大幅降温。与此同时,“欧佩克+”宣称5月增产幅度超出预期。在供给与需求的双重不利因素下,原油价格急剧下跌,一度创下了2021年2以来的最低水平。
结合国际经济局势、地缘事件等因素,近期,国际能源署等机构下调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国际能源署4月15日发布的4月石油市场报告称,鉴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已经对经济前景带来负面冲击,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幅预测下调30万桶/日至73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69万桶/日,这一预测本身仍因宏观环境快速变化而有调整的可能。
瑞银集团把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幅预测下调40万桶/日至80万桶/日,该机构认为,今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情况将加剧。同时,瑞银集团将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从此前预期的80美元/桶下调至68美元/桶。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4月14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也下调了对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报告显示,欧佩克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下调至130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51亿桶。报告称,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石油需求的预期影响。
此外,报告还将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2025年增长量预期从143万桶下调至128万桶。报告说,支撑石油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非经合组织国家强劲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运输需求等。
责编:李丹
校对:高源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