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雨果奖后,她写出了比《北京折叠》更精彩的故事 | 今晚直播
文/巴九灵
![]() |
“科幻作家”。
而小巴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人之彼岸》,正是由知名科幻作家郝景芳所著的新书,她的《北京折叠》于2016年斩获雨果奖(科幻界的诺贝尔奖)。
在《北京折叠》中,郝景芳提出了未来人类将要面临的两个挑战: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就业取代;二是教育的隔离和穷困的代际传递。
![]() |
“人工智能搞定了淘宝成千上万商家的海报设计;腾讯的Dreamwriter写出了大量的稿子;与此同时,当高考作文首次提到了诸如共享单车这类互联网概念的题材时,家在农村的考生们却连ofo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 |
围绕人与人工智能的情感纠葛,六个离奇科幻故事就这么展开了:分身有术的魔法替身、起死回生的神秘医院、人工智能谋杀案、摧毁人类的智能战车、拜孩子为师的巨型AI、为人类提供最优解的人造上帝……
这些故事设定的场景既包括离我们很近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包括在未来世界中人类被超级AI操控的神奇脑洞,它们按照由近及远的时间顺序展开,将读者由浅至深地引入那个未知的科幻世界。
![]() |
此时地球距离这群宇航员出发,已经过去120年,他们惊奇地发现,人类创造出了名为宙斯的超级智能,只要在大脑里植入脑芯,就可以在做任何事之前,收到来自宙斯的最优解。
开了天眼一般的人生看似很美妙,有的宇航员动摇了,他们也希望能植入脑芯,让自己融入更大的智慧。
![]() |
原来宙斯为了达到控制所有人思想行为的目的,让人在一出生就开始压抑某种物质的分泌,因此大多数人都成为僵硬冷漠的行尸走肉,而那些分泌旺盛、与脑芯长期存在对抗的小部分人,则被当作病人被治疗甚至摧毁。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像游戏里的情节那样被设定好,我们只是服从于强大程序的一行代码,不能思考,不能反抗,不能有喜怒哀乐,这样的人生和提线木偶有什么区别呢?
![]() |
在书中,郝景芳这样描绘了新人类们在第一次突破脑芯的束缚后,迎接真实情感时的表现:
“……他看到源源不断从房屋里涌出来的人,激动、狂欢、难以自控。他们或许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情感刺激,有很多人开始在街上颤抖、大声哭泣、相互拥抱。”
![]() |
在六篇小说结束后,郝景芳用2篇非科幻思考回答了人们关于AI的所有恐惧,在第一篇思考中,她给出了如下观点:人工智能会变得非常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毁灭人类。它们的威胁性其实和原子弹一样,能毁灭所有人,但按钮掌握在人类手里。
而在第二篇思考里,郝景芳则特地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应该如何学习以及人类的优势。而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她还给出了自己对于未来教育的一些设想与建议。“我们希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被时代淘汰。”
关于书中那些奇妙故事的始末,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该如何学习的谜题,且容小巴卖个关子。在今晚的“同读一本书”直播间,小巴将和郝景芳老师一起,带着大家穿越到书中那个神奇却又复杂的人工智能时代。
本周直播预告
本期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
遥望人之彼岸
本期嘉宾
|
《人之彼岸》作者
雨果奖得主、知名科幻作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