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透视2024年银行业薪酬:中信人均薪酬超60万,农行人均创收垫底

04-11 新浪网 陈合致
语音播报预计16分钟

随着各家银行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其员工与高管薪酬情况也陆续揭晓。

在A股上市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共有14家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在人均薪酬方面,中信银行(601998)以超60万元的人均薪酬位列榜首。相较于2023年,2024年超过半数的银行人均薪酬实现正增长,国有六大行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增长5.12%,中信银行同比增长6.47%。

多家银行推行较高的人均薪酬的同时也实现了较高的人均创收。其中,平安银行(000001)、中信银行兴业银行(601166)2024年人均创收均超300万元,平安银行人均创收超350万元。上述14家银行中,共计8家银行人均创收超过250万元。

在董监高薪酬方面,上述14家银行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中,仅有工商银行同比增长5.82%,其他银行均较2023年同期下降,交通银行、民生银行(600016)、兴业银行降幅均超10%。其中,民生银行董监高薪酬总额4048.54万元,在披露该项数据的银行中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薪酬追索扣回机制。2024年中国银行(601988)共计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3250万元;浙商银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1424人次,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3033.78万元。

股份制银行人均薪酬普遍高于国有大行

中信银行人均薪酬60.62万元位居榜首

金融研究院据各家银行年报统计,以本年增加或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集团数据)除去年报披露的职工人数,得到各家银行的人均薪酬。数据显示,上述14家银行2024年人均薪酬多集中于35—50万元的区间。

对比来看,国有大行人均薪酬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除交通银行(601328)外,其余5家国有银行人均薪酬相差较小,均在35万元上下。其中,邮储银行以33.12万元的人均薪酬位于最低水平,交通银行的人均薪酬则达到44.75万元。

股份制银行人均薪酬均高于40万元,其中中信银行以60.62万元的人均薪酬位列第一。此外,招商银行(600036)、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人均薪酬均超50万元。

相较于往年数据,2024年上述14家银行中,超过半数的银行人均薪酬实现正增长,国有六大行均实现正增长,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601818)人均薪酬也同比提升。其中,农业银行(601288)同比增长5.12%,中信银行同比增长6.47%,增幅均超5%。

股份行整体人均薪酬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安银行人均薪酬降幅近5%,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600000)、浙商银行人均薪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透视2024年银行业薪酬:中信人均薪酬超60万,农行人均创收垫底

9家银行员工费用支出呈正增长

平安、兴业、中信人均创收超300万

在人力成本方面,相较于2023年,2024年上述14家银行的员工成本(员工费用)中,有9家呈正增长。其中,浙商银行员工费用同比增长近10%,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员工费用同比增长也在5%以上。

浙商银行2024年员工费用137.37亿元,同比增长9.90%;业务及管理合计204.62亿元,同比增长7.20%。对此,浙商银行指出,集团全力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加大金融科技及零售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全面提升财务支出全过程管理能力,构建投入产出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平安银行2024年员工费用191.26亿元,同比下降8.53%;业务及管理费合计405.82亿元,同比下降11.7%。对于业务及管理费变动情况,平安银行表示,集团持续深化战略转型,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保持战略重点业务的投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减少职场及日常运营支出,提高业务支持类费用的投产效率。

透视2024年银行业薪酬:中信人均薪酬超60万,农行人均创收垫底

与薪酬水平相对应,人均薪酬较高的银行人均产能也普遍较高。其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2024年人均产能分别为357.70万元、326.35万元、308.85万元,均超过300万元。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人均产能也均超过250万元。

受员工体量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国有大行人均产能则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多在200万元以内。其中,交通银行在国有大行中的人均产能最高,达到271.37万元。

银行业董监高薪酬总额持续下降

多家银行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机制

聚焦上述14家银行的董监高薪酬,在披露董监高薪酬总额的银行中,仅有工商银行(601398)同比增长5.82%,其他银行均较2023年同期下降。其中,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降幅均超10%。

大部分银行董监高薪酬总额均超千万,股份制银行普遍高于国有银行。其中,民生银行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达4048.54万元,大幅高于其他银行,中信银行以2458万元的薪酬总额位居第二。邮储银行董监高薪酬总额在披露数据的银行中最低,为803.44万元。

从一把手薪酬来看,国有银行董事长薪酬均在90万元左右。民生银行董事长薪酬最高,达到334.63万元,但仍较2023年下降10.41%。

透视2024年银行业薪酬:中信人均薪酬超60万,农行人均创收垫底

对于董监高薪酬情况,多家银行均表示,已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作出明确规范,并不断完善其业绩评价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对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执行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相关办法。

其中,工商银行业绩评价从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实体经济和履行社会责任、防控金融风险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全行整体经营管理情况的管理层指标和基于职责分工的个人指标共同构成的考核指标体系。

农业银行在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将支持实体经济、做好“五篇大文章”、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履行社会责任等要求纳入考核评价内容,考核结果作为确定高管人员个人绩效年薪的重要依据。

建设银行将薪酬与可持续发展挂钩,包含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指标,具体考核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比和绿色贷款增量;在定性指标中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有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和传统企业低碳转型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等内容。

此外,多家银行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其中,中国银行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40%以上的绩效薪酬实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同时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2024年共计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3250万元。2024年浙商银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1424人次,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3033.78万元。

民生银行指出,2024年度计提的关键管理人员税前薪酬,包括工资和短期福利合计0.68亿元(2023年为1.04 亿元),其中0.27亿元是该行按照上述人员绩效薪酬的不低于50%的比例计提(2023年为0.42亿元),并实行延期支付的部分。

国有六大行员工人数超185万

中国银行大幅增员5826人

聚焦银行员工人数情况,国有大行仍占据头部地位,国有六大行2024年合计员工人数超过185万人。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超40万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超30万人,邮储银行则有近20万人。农业银行员工人数最多,超过45万人,交通银行则未超过10万人。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超过11万人的员工人数位列第一,其余银行则均未超过10万人。

透视2024年银行业薪酬:中信人均薪酬超60万,农行人均创收垫底

相较于2023年,银行员工数量整体保持平稳。上述14家银行中,8家员工数量同比增加,6家员工数量同比减少。其中,中国银行则大幅增员5826人,农业银行增员3713人,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也增员超2000人;工商银行员工数量则减少4093人。

国有大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多项就业岗位。中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启动2025年全球校园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万余个;农业银行在年报中指出,积极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招聘录用3.2万余人。

(责任编辑:王晓雨)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