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启停功能在现代汽车中较为常见,它旨在通过在车辆临时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待需要继续行驶时再迅速启动,以达到节省燃油和减少尾气排放的目的。然而,有些车主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想要关闭这一功能,下面就来介绍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的方法以及关闭后对车辆的影响。
不同品牌和车型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的方式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方式 | 操作方法 | 适用情况 |
物理按键关闭 | 在车辆的中控台或驾驶台上通常会有一个带有“START/STOP”字样的按钮,按下该按钮即可暂时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一般来说,这种关闭方式只是临时的,车辆下次启动时,该功能会默认恢复开启状态。 | 大部分配备发动机启停功能的车辆都有此物理按键,方便车主在需要时随时关闭或开启。 |
通过车辆设置菜单关闭 | 有些车辆可以通过车载多媒体系统或仪表盘的设置菜单来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车主需要进入车辆设置界面,找到“发动机启停”选项,然后选择关闭。这种关闭方式可能会有记忆功能,即车辆下次启动时,该功能仍保持关闭状态。 | 适用于一些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车型,其车辆设置菜单更加丰富和详细。 |
刷ECU关闭 | 这是一种较为专业的方法,需要到专业的汽车维修店或改装店,通过专业设备对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编程,从而永久性地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 | 不建议普通车主自行操作,因为刷ECU可能会影响车辆的保修政策,并且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导致车辆出现其他故障。 |
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后,对车辆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首先是驾驶体验的提升。在频繁启停的路况下,比如堵车时,发动机的反复启动和关闭可能会让车内产生震动和噪音,关闭该功能可以避免这种不适感,使驾驶更加平稳和安静。其次,减少了启动机和蓄电池的磨损。发动机启停功能的频繁启动会增加启动机和蓄电池的工作负荷,长期使用可能会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关闭该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
不过,关闭发动机启停功能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燃油消耗的增加。发动机启停功能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燃油,在车辆临时停车时关闭发动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关闭该功能后,车辆在停车时发动机仍处于运转状态,会消耗更多的燃油。同时,尾气排放也会相应增加,不利于环保。
发动机启停功能的关闭方法因车型而异,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关闭方式。在考虑是否关闭该功能时,需要权衡其带来的利弊,综合做出决策。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