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行驶中,撞车是较为常见的交通事故,但撞车后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撞车逃逸究竟会面临怎样的处理,又会带来哪些后果,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从法律层面来看,撞车逃逸的处理方式因事故严重程度而异。如果撞车情节较轻,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撞车逃逸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撞车后逃逸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在法律后果上,逃逸者将面临刑事和民事责任的双重追究。刑事方面,会被判处相应的刑期;民事方面,需要承担受害者的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在社会影响方面,逃逸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序良俗,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降低了公众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信任。此外,逃逸者自身也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刻担心被警方追捕,生活不得安宁。
如果遇到撞车后逃逸的情况,当事人应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受害者来说,要保持冷静,尽可能记住逃逸车辆的车牌号码、车型、颜色等特征,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如果现场有监控设备或其他目击证人,要及时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对于逃逸者而言,最佳的选择是立即停止逃逸行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也能减少受害者的痛苦和损失,降低自己的法律风险。
以下是撞车逃逸不同情况的处理和后果对比表格:
事故严重程度 | 法律处理 | 带来后果 |
---|---|---|
情节较轻 | 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面临行政处罚,社会形象受损 |
构成交通肇事罪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刑事处罚,长期的牢狱之灾,高额民事赔偿,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
总之,撞车后逃逸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道德层面,都应该在撞车后积极承担责任,配合相关部门处理事故,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责任编辑:张晓波)